Monday, July 18, 2011

709-写一个不会被磨灭的民主记忆

从Bersih回来已经几天了,我的脑海仍翻腾着那一天的画面。那些记忆,我想是我一辈子都抹不掉,忘不了,也不想忘掉的。

是感动的,是悲哀的,是痛心的,却也是充满希望的。

X x x

我亲身体验了在雨中,被警察及镇暴队无情的发射催泪弹和水炮后,身旁的友族朋友递来手上的粗盐,说:“含着盐吧,会比较舒缓一点。”在阳伞下避雨和避开催泪弹的他们,在有限的位子腾出了空位,叫我站进来,别淋湿了……

在被催泪弹熏得睁不开眼的时候,身旁的朋友紧紧的拉着我的手,在走到有梯级的地方时,叮咛我要小心下楼梯,别跌伤了。

X x x

人民是和平的走在街上。警察和镇暴队是粗暴的动用所有的武力,来对付我们这一群手无寸铁的所谓“暴民”。催泪弹,水炮,殴打,辱骂......样样俱全。我们?只有盐,毛巾,口罩,水瓶……我们只是一班爱国的子民,表达我们对于干净选举的合法诉求。我们不是来攻打马来西亚的敌军,为什么你们用着就如攻打敌军般的手段,来对付我们?

催泪弹和水炮不是用来所谓的驱散人群,而是在包围整个游行队伍,前后夹攻的情况下,用来攻击被包围的人们,和平的人们。

X x x

困在被两面夹攻,而被逼躲进同善医院避难的时候,我看见了终其一生难以相信的画面,发生在医院。一罐罐带着白色尾巴的催泪弹,向着同善医院的方向飞了进来。水炮车也疯狂的射进同善医院……天!这是医院啊!我睁着曾被催泪弹摧残过的双眼,目睹了这残酷的画面。(接下来在新闻中看到好几个讲骗话不眨眼的家伙说没有这一回事……我相信因果报应,自己造的恶业,自己会受,所以也不想拿这种鸟事来气自己,因为看到这个画面的不只是我这一双眼睛而已……)

X x x

我看见了拿着拐杖参与游行的朋友。我看见了坐在轮椅上的伯伯。(还有,回到家上网,看到了Auntie Anne。)

我看见了许多新生代的面孔。一群掌握着未来,属于未来的一股新生力军。他们,也走上了街头。

我看见了许许多多身上虽然没有穿着黄衣服,但是一颗颗划上了黄色的,炽热的心,散发着追求改变,追求更美好的未来的光芒。黄色光芒,划破了大家对暴力镇压的恐惧;凝聚了大家,不分种族,不分年龄,不分性别,诉求一个干净的选举。

X x x

当所有平面媒体都在“努力”的帮忙执政者为净选盟扣上许许多多的烂帽子,就如说集会被民联操控啦,反对党的阴谋啦,展现暴力,影响经济等等的指控,我想许许多多人都有跟我一样的想法……

我不隶属任何党派,因为历史中许多的例子都告诉我们,一党独大就会出现“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”的现象。马来西亚在国阵一党独大执政五十年来,发生的贪污弊案罄竹难书。在没有公平及干净的选举制度下,我们又怎么可能有机会投选出自己要的政府?我相信公平的制度及支持两线制,在互相制衡下,彼此监督,对于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是相当重要的。

谁想吃饱得空没事做上街去游行,还要饱受催泪弹的攻击及水炮车的惊吓?这一切的发生,都应该归咎于执政者没有一双聆听人民意愿的耳朵,也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。

马来西亚是我们的家,为了更美好的未来,大家都站出来,给了这群烂执政者一记大大的耳光。

现在,是到底谁不爱国了?大家彼此心照不宣。

上帝的称呼与名字之间...

在中学的时期,曾经看了一些有关宗教的书,那时也知道在基督教徒的马来文圣经里,他们是以阿拉来称呼上帝的。在阿拉伯文里,阿拉是上帝的意思。回教徒也是以阿拉来称呼上帝。对我而言,我只是想到那是对上帝的称呼,并不代表两个宗教的上帝是同一个上帝。

一直到天主教《先锋报》事件,内政部长赛哈密禁止他们用“阿拉”来称呼上帝,让我觉得曾经何时,上帝的称呼成为了一个如此“敏感”的话题。在马来西亚,很多课题之所以“敏感”,很多时候都是有心人制造出来,以达到他们的“议程”。让我们再想,塞哈密以什么神学立场或者文化考量来“支持”他的这种举动?

在高庭审讯结果公布后,一些回教徒不满的情绪一触即发。哀悼,煽动,示威,甚至纵火教堂,令人发指的行径,一一发生;再加上我们的政府表明要上诉,更让这个问题倾向政治化,更模糊了整个问题的重点所在。

就我个人认为,任何以上帝的名字,来煽动情绪,诉诸于暴力的人,都不是对神有所敬畏的人,甚至是伪君子。要知道,正道宗教所给予的道理,都是以弃恶扬善为根本。现在发生的争执,纵火事件,伤害和破坏,都已经不是宗教问题,而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问题了。在我与基督教朋友的讨论中,在宗教上而言,这些暴徒的所为,无论他如何敬畏的称呼上帝,他还是会受到神的审判。

我相信,虔诚的教徒们,无论是回教徒,还是基督教徒,天主教徒,在称颂他们的上帝时,必存着一份敬畏的心给予“阿拉”的称呼,其中并没有对彼此“上帝”的不敬的元素存在,也没有“这是你的神,这不是我的神”之类奇怪的念头。回教徒,基督教徒,天主教徒彼此的立场也不是敌对的,不是互相谴责的。那些真正应该被谴责的人,是那些为了捞取政治本钱,而假借宗教和上帝的名字来煽风点火,制造问题的臭政客们!

在马来西亚这个常常把课题标签为“敏感”的国家,所制造出来的环境,限制了开放讨论的空间。但是,这并不代表我们应该放弃争取开明及开放的讨论的追求。个人认为,情绪化并不能解决矛盾和误会。反之,回教徒与基督教徒应以开明的思想,开放的态度,从神学,历史,国家环境的角度,来进行一场文明的对话,从而讨论,了解,达成双赢的共识,并促进和谐。

马来西亚因多元文化而美丽,也让我想起了林连玉老师说的“共存共荣”。由衷的期望这件事情是以互相了解及和谐作为结束,而不是误解及暴力的开端。

阿弥陀佛。

偶尔



偶尔,我会漫不经心,因为我觉得很多东西不需要去烦,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。

偶尔,我会想偷偷懒,因为我知道前面要走的路还很长,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。

偶尔,我会很心软,因为我害怕因为坚持而失去一些更重要的东西。

偶尔,我会使坏,因为小小的坏蛋会带来一些快乐的效果。例如:作弄人家却把人家弄得很开心…

偶尔,我会若即若离,因为我不太能承受付出或接受太多,万一结局是让人难过时,我不想太难过。

偶尔,我会逃避。曾经我也爱得投入,但是却伤痕累累。

请原谅我无法爱得投入,因为我不想被人再次挥霍和利用我那真挚的情感,却还若无其事的当着一切都没发生过。

偶尔,我就是不太潇洒。当然,我在学着更洒脱一点。

Take it for granted 的人,这城市里太多这些人了。

偶尔,还是对人冷淡一点。所谓:君子之交淡若水。

能的话,请你告诉我一个停泊的理由。但是不要告诉我,你需要我。因为我不相信天长地久。